序号:001
产品名称:医用空气加压氧舱
数量:1套
是否为经过审批采购的进口产品:否
一、执行标准:
1.符合TSG24-2015《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》
2.执行GB/T12130-2020《氧舱》国家标准
3.《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》
二、主要技术要求:
(一)舱体部分
★1.氧舱结构形式:一舱两室四门式,采用平底结构,无地下室设计,舱体总体高度<2600mm
2.舱体规格:直径≥2600mm,长度≥8000mm
3.设计压力:≥0.3MPa,最高工作压力:≥0.2MPa
4.额定进舱人数≥12人
治疗舱≥8人,过渡舱≥4人
5.人均舱容≥3m3
6.舱门透光尺寸及数量:采用氧舱新型平移门,以消除门坎,方便轮椅和担架的进出,舱门尺寸加宽为(宽×高)≥800×1700mm,数量≥4个
7.照明方式及数量:采用冷光源外照明装置,数量≥20只
治疗舱≥16只,过渡舱≥4只
8.观察窗尺寸及数量:透光直径≥200mm,数量≥8只
治疗舱≥6只,过渡舱≥2只
9.摄像窗数量≥6只
▲10.传物筒透光尺寸及数量:具备氧舱咬合式旋钮开关安全联动型递物筒,(直径×长度)≥DN300×500mm 2套,具备医用空气加压氧舱递物筒安全开启自动报警装置,须提供证明文件。
11.舱内座椅采用高靠背角度可调双扶手轿车座椅,要求该座椅可以任意固定和拆卸。
12.舱内所有装饰板和舱内设施均采用模块化可拆卸固定结构,座椅面料阻燃等级为≥B1级。
13.舱内配设吸痰器接口(负压吸引)≥12套
每座位至少设1套
14.舱内配设一级供氧接口≥12套
每座位至少设1套
15.舱内配设全方位拾音对讲装置
16.舱内配设急救呼叫装置≥12套
每座位至少设1套
▲17.设置新型无断点多用途过舱导联装置≥12套;
要求确保信号不衰减、图形不变形、监测结果真实、准确、可靠。应采用氧舱过舱导联相关技术,提供证明文件;
18.每舱均配设输液吊架≥1套
19.舱内壁饰装采用彩色合金板
20.舱内天花板采用平顶装饰模式
21.舱内地板采用高强度、防静电石塑板铺设。
22.供氧方式:单人单管流量计监控自动呼吸调节供氧
23.排氧方式:低阻力排氧方式
24.操作控制方式:手动(机械式)+电动遥控操作+计算机自动化操作控制
▲25.设置通风换气装置1套,通风换气装置规格为防爆轴流风机,为确保氧舱安全,要求具备逆向电源锁定控制装置;投标设备应采用医用氧舱舱室排风相关技术,须提供证明文件;
******消防水喷淋系统应符合GB/T12130-2020《氧舱》新标准要求。
(二)操作控制台
操作控制系统由1台数字自动化操作控制总台和2台机械式分控台组成;
1.总控台
1.1数显温控仪≥2套
1.2高保真立体声氧舱专用主对讲机≥2台
1.3应急呼叫显示报警装置≥2套
1.4多功能数字刻录记录一体机≥1台
具备刻录记录、多画面分割显示、视频信号转换与播放等功能。
1.5功放机≥1台
1.6高保真立体声音箱≥4套
1.7电气控制系统1套
1.8单人供氧动态显示仪≥12套
1.9触摸屏式微电脑操作控制系统≥2套
具备自动调节控制加减压、稳压、排氧(呼吸排气)功能,并具备舱内温度、环境氧浓度监示控制功能。
1.10应急电源(UPS1000VA)≥2台
1.11氧气稳压分配管≥2套
1.12标志、铭牌1套
2.分控台Ⅰ(治疗舱)
▲2.1加减压操作阀门(配新型手动机械式拉杆操作阀)≥2套
投标设备应采用拉杆式操作阀门相关技术,须提供证明文件;
2.2互通阀(配新型手动机械式拉杆操作阀)≥1套
2.3供氧操作阀门≥1套
2.4压力显示系统≥4套
其中至少包含:精密压力表1只、普通压力表1只、氧源压力表1只、供氧压力表1只。
2.5全自动声光报警式测氧仪(配记录仪)≥1台
2.6采样流量计≥1套
3.分控台Ⅱ(过渡舱)
3.1加减压操作阀门(配手动机械式拉杆操作阀)≥2套,其中加减压各不少于1套
3.2供氧操作阀门≥1套
3.3压力显示系统≥4套
******消防水压力表1只。
3.4全自动声光报警式测氧仪(配记录仪)≥1台
3.5采样流量计≥1套
(三)加减压系统
1.静音型螺杆空压机:排气压力≥1.25MPa,排气量≥1.8m3/min,≥2台
2.配备冷干机≥2台
3.储气罐为:设计压力≥1.5MPa,最高工作压力≥1.3MPa,容积≥6m3,≥2台
4.配气水分离器,保证进舱气体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。
5.系统管路及阀件符合GB/T12130-2020《氧舱》标准要求。
(五)氧舱空气净化及进舱空气质量检测系统
1.要求进舱气体质量满足GB/T12130-2020《氧舱》标准中规定空气质量指标要求。
2.要求设置检测系统,满足进舱气体质量检测需要。
3.设置空气质量检测装置1台,安装在分控台上,要求可手动切换不同舱室进行检测。
4.吸附干燥机工作压力≤16bar。
5.空气质量检测系统要求可检测压缩空气中颗粒物、含水量及碳氢化合物。同时通道应以小粒径通道为主,以提高测量精度,保证测量数值准确度。
(四)供排氧系统
▲1.供氧方式:采用低阻力供氧方式,单人单管供氧流量计监控,加装供氧缓冲箱(储氧筒)。投标设备应采用氧舱低阻力吸氧相关技术,并具备相应的氧舱专用呼吸阻力测试技术,须提供证明文件;
▲2.排氧方式:低阻力排氧方式
投标设备应采用氧舱低阻力或排氧相关技术,并具备相应的氧舱专用呼吸阻力测试技术,须提供证明文件;
3.系统管路及阀件符合GB/T12130-2020《氧舱》标准要求。
▲4.舱内配设多功能呼吸气体医疗模块。
每组模块具备常规吸氧(呼吸调节器自动供氧)、无阻力一级吸氧、雾化吸氧和负压吸引接口及紧急呼叫报警装置五种功能。应采用氧舱多功能医疗模块相关技术,须提供证明文件;
(五)空调系统
1.空调送风方式:采用永磁耦合感应传动送风方式。
2.采用壁挂式空调,治疗舱≥2P 1台,过渡舱≥1.5P 1台。
(六)电气控制柜
设立独立电气控制柜,对整套设备所有用电器进行控制,设立隔离变压器保护及备用电源1套。
(七)监控系统
1.配备彩色电视摄像监视系统≥6套,采用广角彩色摄像机≥6台,广角、低照度镜头≥6只,不小于23寸彩色液晶显示器≥3台。
2.舱体外部正面加装不小于40寸LED液晶电视≥2台,每舱室至少1台,以满足实时显示舱内监视图像的需要。
******消防系统
******消防设施,要求喷水强度不小于50L/(m2.min),喷水动作响应时间不大于3s,并在操作控制台及舱内醒目位置设置快开式电动调节阀,以确保紧急状态下使用。
******消防水罐(工作压力:≥1.3MPa,容积:≥2m3)1台
(九)计算机自动化操作控制系统
计算机自动化操作控制系统要求具备以下功能
1.对加减压过程的程序化控制
2.智能排氧
3.氧浓度自动监控
4.故障自检功能
5.语音提示
6.舱内压力自动保护
7.智能记录
8.软件系统一键还原
9.断电自保
10.记录、存档和打印
(十)配套储氧罐1台
1.型式:真空粉末绝热立式
2.设计压力(MPa):内筒≧1.68;夹套外压0.1。
3.工作压力(MPa):内筒≧1.6;夹套真空。
4.有效容积(m3):内筒≧5;
5.全容积(m3):内筒≧5.27;
6.设计温度(℃):内筒≦-196;夹套-20/50。
7.工作温度(℃):内筒≦-196;夹套-19/49。
8.工作介质:内筒液氧、液氮、液氩;夹套珠光砂。
9.焊缝系数:内筒1.0;夹套0.85。
10.封结真空度(Pa):夹套≤2;
11.静态蒸发率( %∕d ):内筒≤ 0.65(LN2);
12.设备主体材料:内筒S30408;夹套Q345R。
13.含DN25白钢管道约160米(包含安装及所需管件)。